如何分清手抖元凶?最新指南避开帕金森病误判坑,一文说透
45岁的张姐最近愁得睡不着觉!清晨冲牛奶,冰凉的奶液顺着颤抖的手腕溅满灶台,黏糊糊的触感让人烦躁;职场签字时,歪扭的字迹让客户当场皱眉,到手的订单飞了。刷到帕金森病的短视频后,她整夜盯着天花板,生怕瘫痪拖累家人。
45岁的张姐最近愁得睡不着觉!清晨冲牛奶,冰凉的奶液顺着颤抖的手腕溅满灶台,黏糊糊的触感让人烦躁;职场签字时,歪扭的字迹让客户当场皱眉,到手的订单飞了。刷到帕金森病的短视频后,她整夜盯着天花板,生怕瘫痪拖累家人。
10月24日分论坛日程概览1、呼吸康复分论坛时间:08:30-11:45会场:202A2、创伤康复分论坛(康复疑难病例MDT案例分享)时间:08:30-12:00会场:203AB3、意识障碍康复分论坛时间:08:00-12:00会场:205AB4、减重与代谢康
走路本来是件再简单不过的事,但对帕友来说却可能充满挑战。脚像被磁铁吸住一样抬不动,步子越走越小,甚至还连带整个人往前冲,这些都是帕友经常遭遇的“慌张步态”、“前冲步态”、“冻结步态”等问题。调查发现,帕金森病的步态问题会明显增加跌倒风险[1],还会带来骨折、头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帕金森病已成为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的第二大神经退行性疾病,被誉为中老年人健康的“隐形绞索”。这种以运动功能障碍为核心的慢性进展性疾病,绝非简单的“手脚发抖”,而是会逐步蚕食患者的运动能力、生活自理能力乃至精神心理状态。从初期的手指震颤、肢体
2025年9月23日,诺唯赞7项神经系统疾病诊断试剂产品正式获批,助力破解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发现晚、诊断难”的困境!
原创新药肽 AmyP53 在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或帕金森病患者的药物研发中应如何定位?临床试验将有助于明确哪些患者最有可能从这种新型疗法中获益。如果将这些疾病比作一辆在路上飞驰的卡车,那么让卡车减速并停止发动机似乎是合理的。这样,故障的主要原因就会消失。已经存在的
2025年10月5日至9日,国际帕金森病与运动障碍大会(MDS Congress)在美国召开。作为帕金森病与运动障碍领域顶级的国际会议,2025 MDS Congress会议聚焦帕金森病、运动障碍及相关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前沿研究成果,涵盖基础研究、临床治疗、多学
帕金森病 临床 mds mdscongress 临床实验 2025-10-17 08:08 2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细胞替代疗法的合适候选对象。这篇文章从人类胚胎干细胞中生成了高纯度的多巴胺能祖细胞(A9-DPC),并在一项单中心、开放标签(open-label)、剂量递增(dose-escalat
临床实践中,你是否也曾为帕金森病(PD)患者认知障碍的诊断标准不一、评估工具选择困难、管理策略分散而困扰?一份刚刚出炉的国际共识将为我们的临床工作提供清晰、全面且权威的路线图。
药能补脑,但也怕你乱吃。艾地苯醌,听着像科幻片里的名字,却是真正出现在医生处方里的常客。它常被用于老年痴呆、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辅助治疗,但问题来了:很多人拿到药就开始吃,吃得对不对,吃得稳不稳,没人提醒,后果只能自己承担。
坚持适度锻炼对帕金森病有好处,有多项临床试验已经验证其作用,除了各项临床功能评分改善外,甚至在脑功能显像 上也显示出锻炼对多巴胺神经元的益处。
由剑桥大学、伦敦大学学院、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和蒙特利尔综合理工学院组成的团队,现已开发出一种先进成像方法,能够可视化、计数并比对这些难以捕捉的团块。一位研究人员将这项突破形容为"犹如在白昼观星"。
帕金森病,这个被称为"沉默的杀手"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正以每年新增20万病例的速度侵袭中国老年群体。患者病程中存在两个关键转折期,若能科学应对,可显著延缓功能衰退、提升生活质量。
晚上不想睡,早上起不来,很多人用透支睡眠的方式填补白天不够用的时间,长此以往会拖垮身体。
近日,石药集团宣布,其同类首创(First-in-class)帕金森病治疗新药ALMB-0166已获NMPA批准,即将在中国开展Ⅱ期临床试验。该药物瞄准帕金森这一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承载着石药在神经领域的期望。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学术副所长、中国认知科学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何生指出:“嗅觉是感知觉的重要部分,嗅觉功能是反映脑认知健康的重要指标,对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重大神经退行性疾病具有重要的预警价值。”然而传统检测方法依赖复杂的专业仪器,无法实现居家监测,难
2025年9月26日,全球领先的生物制药公司艾伯维(AbbVie)宣布,已正式向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提交了其在研小分子药物tavapadon的新药申请(NDA),用于治疗帕金森病。这一重要进展标志着tavapadon的研发和临床试验取得了关键性成果
韩国研究团队的一项突破性发现正在重新定义我们对帕金森病成因的理解。浦项科技大学生命科学系的高雅拉教授团队与成均馆大学医学院、首尔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合作,首次揭示了口腔细菌如何通过肠道-大脑轴引发帕金森病的具体分子机制。这项发表在《自然通讯》期刊上的研究发现,
通常大众对帕金森病的印象可能主要是手抖、僵硬、动作慢或走路姿势奇怪。然而帕金森病不仅仅会拖累身体,也会影响眼睛。据统计显示,约70%的帕友抱怨过眼睛有问题,比如“看东西吃力”、“晚上看不清”、“看东西都灰蒙蒙的”、“视野变窄了”等[1]。这类症状往往会因为被误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一直被称为“最折磨人的慢性疾病之一”。它不仅让患者身体逐渐僵硬、动作迟缓,还常伴随颤抖、记忆障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更令人无奈的是,尽管医学界对帕金森的研究已持续数十年,但真正能有效阻止或逆转病情进展的